查看原文
其他

又一位联播主播上岗,浙传学子,好样的!

奋发向上的 浙江传媒学院 2022-06-04



95后毕业两年就担任联播主播

曾为中央电视台、中新社配音

获得SMG“广播人奖”一等奖

“上海广播电视奖播音主持类一等奖

第二十九届“上海新闻奖”一等奖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声优大赛二等奖

第十八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优秀奖

......


他就是我校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2015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校友

于子洋现任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


01

“ 始终坚守心中的标尺 ”

和绝大多数毕业生一样,于子洋在大三那一年开始为就业做准备。明确了从事新闻工作之后,他便开始关注这方面的招聘信息。


2018年秋天,他通过参加“明日之星”上海广播主持人选拔赛进入上海广播电视台实习。2019年夏天,SMG发布了集团校招通知,于子洋借助已有的实习经历,加上过硬的专业本领和综合素质,最终通过3次网上笔试、1次线下笔试和2次面试,顺利进入上海广播电视台。

他坦言,当时感觉考试的难度很大,对综合素质的考察非常严格。最终录取结果出来的当天,他在自己的朋友圈写道:“万事尽头,终将如意。”


“如意”的背后或许有运气,但更多的是他对自己始终如一的严格要求。

在SMG东方广播中心担任早新闻播音员时,于子洋的作息时间也随之调整。凌晨3点40起床,4点赶到台里,提前2个小时做准备工作,6点到9点,他开始三个小时的早新闻播音工作。早新闻结束后,他继续在台里完成其它任务,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左右回家。这样的生活作息持续了一年。

(温馨提示: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于子洋不是没有想过偷懒,但心中的“标尺”不断警示着他:“我要把这件事情做好。”正是对业务的高要求,于子洋不断向前奔走。


初入新闻一线,他清楚地意识到新闻综合素养的积累程度是未来职业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面对早新闻大稿量的直播、一个小时14000字的播音量、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他选择提前做好准备

于子洋以VLOG的形式介绍工作领域

早新闻的内容编排有时与前一天的新闻有所重合,于子洋会在前天晚上将当天新闻浏览一遍,从中央台《新闻联播》到上海东方卫视《东方新闻》,再到上海电视综合频道《新闻报道》,他都会一一看过,提前进行准备,以求在第二天直播过程中能有更好的状态。


也正是在严格要求下,入职一年,于子洋接连获得2019年度东方广播中心“广播人奖”一等奖、上海广播电视台“传媒人奖”一等奖、上海广播电视奖一等奖和第二十九届“上海新闻奖”一等奖。


02

“ 要紧跟时代的浪潮 ”

开始工作后,于子洋对于媒体行业最大的感受就是变化,这也使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危机感”。


“媒体发展瞬息万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于子洋深以为然。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浪潮,他不断提升自己,也努力扩展着自己的知识面,寻求“多腿走路”。


2020年9月,于子洋离开东方广播中心,进入广东广播电视台,成为广东新闻联播主播,开始追逐自己的电视梦想。

于子洋依然清晰记得自己第一次上联播的状态:“真的很紧张,片头曲刚出来,我都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一场直播下来,他已满手是汗。


区别于广播新闻播报,电视新闻联播在注重新闻内容表达的同时,还要注意副语言的管理。紧张的背后是于子洋对这份职业的敬畏,“因为尊重,所以要把它做好。”

时至今日,于子洋已褪去了当年的青涩,那种因为未知而产生的紧张感已经越来越少。他把这归功于积累,“不断地去学习和积累,了解的东西越多,心里越从容。”


在持续的工作和学习中,于子洋对新闻主播应具有的特质也有了更深的体验。“除了保持求知欲,政治意识是极度重要的,要时刻清醒地意识到这些新闻所产生的社会意义。”而他也始终保持着这种政治意识,谨慎对待每一条新闻。

于子洋主持2021年广东省春节团拜会

工作之外,于子洋喜爱中阮和篮球,并且中阮达到了八级的水平。“当工作压力大或者闲暇的时候,中阮能够让我及时调整心态。”他笑着说。


03

“要珍惜在学校的时光”

于子洋坦言,在学校各类活动的锻炼对他来说是无比宝贵的经历,“在学校里不单单只学习播音业务,像活动的编排、策划、舞监、选管、灯光、导演等我都做过。浙传是个大舞台,这个舞台会给你足够的成长空间。”


他表示,平时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通过观察老师的新闻播报示范,可以很明显感受到他们背后所做的功课,例如掌握新闻背景,对国家方针政策的知晓程度等等。这些业务领域的差距促使他不断向老师看齐,持续练习,精进自己。


“在大学的短短四年,很多老师都在不同时期以各种方式给予我鼓励和支持。上课时间虽然有限,但老师常常利用自己的个人时间给我辅导。我之所以说要对工作常怀敬畏,正是因为我感受到了老师们对待职业的尊崇。”

对于子洋来说,在浙传和老师们相处的时光不仅让他收获了专业知识,也让他明确了自己之后的职业发展方向


“杜晓红院长可以说是我的指路明灯,是她让我知道了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当大二的于子洋对未来感到迷茫时,杜院长结合于子洋在平时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实际表现情况,建议他往新闻播音方向发展。

于子洋和杜晓红院长的合影

事实也证明,于子洋确实在这条路上走的很好。那份初入职场便获得的几个一等奖是最好的体现。


直到今日,于子洋依旧保留着老师们教课时的录音材料。对他来说,这些录音材料不仅时刻提醒着他需要夯实基础,也代表着一份传承,“学校老师传授的好作风和好操守,我们要一以贯之,然后继续发展。

对还在校园的学弟学妹们,于子洋认为,要夯实基础,练好专业基本功,并且紧跟媒体快速变化的浪潮,争取各路开花,多学多听多看多了解。


同时他也建议,“要珍惜和老师相处的机会,精进业务、保持清澈、大胆前进。无论未来选择何种方向,一定要坚持主旋律,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做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也希望大家带着‘敬业、博学、求真、创新’的校训精神去实现自己更大的理想。”





百年恰是风华茂,学习党史正当时。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官微推出"学习党史"专栏,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系列重要论述,引导浙传师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进一步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不懈奋斗。




往期推荐

·浙传作业大PK第二弹~ | 看CUZer花式玩转课堂!

·@全体浙传人,一起苗苗苗苗苗!

·从浙传学子到综艺大咖,看“宝藏学长”的进阶之路!

·烽线医者,天使的画像!

·学党史 庆华诞 启新程 | 深入学习《习近平在浙江》,我校思政教师这样说!




——  浙江传媒学院官微出品  ——


文 | 夏映雪 吴鑫源

图 | 由本人提供

编辑 | 吴鑫源

责编 | 方书文

责审 | 何   丽

终审 | 陈永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